首先來看這樣一段話
成年子女:
「我明明沒做錯什麼事,或者是很小的一件事,我父親 / 母親的憤怒就總是像火山一樣噴發,用皮帶之類的東西抽打我,無助的我只能不斷求饒。眼淚和暴力充斥著我的整個童年,我真的很受傷。我多想抱抱小時候那個遍體鱗傷的自己」
如果以上對話戳中了你,讓你覺得有類似的共鳴,那麼你的父母很可能就是虐待型父母。
長期的虐待,由此引發的自卑、抑鬱、焦慮、戒備和恐懼感等,都是虐待型成年子女的典型特徵。
虐待型父母的成因
有毒的家庭像是連環的撞車事故,虐待型家庭也是一樣。伴隨著嚴重的情感缺陷和需求不滿,當成年子女長大後,可能身體虐待消失了,但心理上的虐待還在繼續。虐待型子女往往更容易成為新的施虐者,因為長期生長於充滿暴力的家庭,他們的父母教會了他們解決問題和發洩情緒的唯一手段是 —— 暴力。所以虐待型父母童年時大概率是被虐者。
事實上,多數父母都時而有想要打孩子的衝動,尤其是當孩子啼哭、煩擾、叛逆時,這種衝動會愈發強烈。其實這種衝動源於父母的疲憊、壓力、憤怒等等,多數人可以克制這種衝動,但是也有不少人無法如此自制,這類父母更容易成為施虐者。所以一些人的諸如「工作和家庭要分開」的觀點,我認為是一語中的,父母盡量不要把工作中的壞情緒帶給孩子。
一些父母在施虐之後,想要獲得孩子的諒解、理解甚至寬恕。
他們不去正面處理自己生活中的問題,而是將自己的憤怒和挫折都發洩到子女身上,最後通過一些諸如這樣的話為自己開脫:“我這樣都是因為 XXX 了,我最近壓力真的很大,我希望你能理解我,真的很抱歉”。
除了上方這種美化方式,還有的父母將自己的暴行美化為「我都是為你好」的舉措。
我堅信,「棍棒底下出孝子」和「不打不成器」這兩句一定是毒害了一代又一代人。
很多父母都認定 “性本惡”,覺得孩子生而邪惡,只有通過嚴苛的責罵才能讓他們進入正軌,不至於日後做出危害家庭、社會的壞事,才有希望成為可造之材。
在我國,很多家庭都有上述觀念,他們用這種「孩子,你可知我打你是為你好」的思想給孩子洗腦,將體罰說成是成長路上的必經之路。
但是實際效果呢?體罰的威懾作用只是暫時的,但它引起的孩子的憤怒情緒、復仇心理以及自我仇視卻異常強烈。身體虐待所造成的心理、情感和身體傷害遠遠超出了本想要的約束效果。
我覺得這才是真正的「糖衣炮彈」,體罰的鞭子上裹著的,正是名為「我都是為你好」的糖衣,鞭笞在孩子的身上和心上。
這種中國式家長,如果想要引導孩子變好,達到約束效果,不妨換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