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andrewji8

Being towards death

Heed not to the tree-rustling and leaf-lashing rain, Why not stroll along, whistle and sing under its rein. Lighter and better suited than horses are straw sandals and a bamboo staff, Who's afraid? A palm-leaf plaited cape provides enough to misty weather in life sustain. A thorny spring breeze sobers up the spirit, I feel a slight chill, The setting sun over the mountain offers greetings still. Looking back over the bleak passage survived, The return in time Shall not be affected by windswept rain or shine.
telegram
twitter
github

提升思維能力:掌握這13種邏輯謬誤,避免被誤導

邏輯教育在天朝的缺失#

大多數普通人從小到大學到的,特別是文字類的邏輯推理,可能只涉及「比喻論證」、「排比論證」等語文上的內容,也就認為這些就是文字的論證方式。但實際上,這些都不是正確的論證邏輯,並沒有邏輯上的必然性。

日常生活中,我們只需要了解常出現的幾種邏輯謬誤,用於減少被他人誤導以及避免自己的邏輯推理出現錯誤就好。

  1. 稻草人謬誤
    通過曲解對方觀點,攻擊一個被歪曲的版本而非實際論點。
    示例:將「減少碳排放」曲解為「要求所有人停止使用汽車」。
    注意:此類謬誤一般是吵架時杠精所用,你說 A,他說 B,對付此類謬誤,可與對方明確好論證對象,一般在確定後,該謬誤就會消失,如果發現對方仍在胡攪蠻纏,證明對方要麼裝傻要麼真傻。

  2. 滑坡謬誤
    假設某一行動會引發一系列極端後果,卻無充分證據。
    示例:「如果允許同性婚姻,接下來就會有人和動物結婚。」
    注意:邏輯推理和滑坡謬誤的區別在於有無充分證據。如果事實是正確的,推理是正確的,那麼結論就是正確的。

  3. 訴諸情感
    用情緒化表達替代邏輯論證,如利用恐懼、憐憫等。
    示例:「不支持這項政策的人,根本不關心窮人的死活!」
    注意:保持理性,即便是在這個事情真的與你利益相關時,儘可能減少自己的主觀感受,單單思考邏輯的正確性,你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也能更好地面對結論,做出正確的選擇。結論不因個人情緒而改變,但是根據結論做出的動作,是由你決定的。

  4. 訴諸權威
    僅以權威身份作為論據,忽視實質證據。
    示例:「某專家說這種藥有效,所以它一定有效。」
    注意:權威身份本身只是一種增加論證可信度的前提,在我們精力不夠去找到論證鏈時,訴諸權威是一種偷懶的方式用於快速找到可信度最高的結論。但無論有多麼權威,如果沒有正確的論證證據,權威也只是虛妄,不可輕信,特別是在真話假話混著說的時候,更要注意辨別。

  5. 錯誤歸因
    將因果關係歸於無關因素。
    示例:「吃某種水果後感冒好了,所以這種水果能治感冒。」
    注意:控制變量法,仍是錯誤歸因最好的檢驗方法之一,但控制變量法在日常生活中是很難做到的。我認為現代醫學的雙盲試驗,是能實現的最大程度減少錯誤歸因,特別是涉及到人主觀因素的方法。

    「雙盲試驗通常在試驗對象為人類時使用,目的是避免試驗的對象或進行試驗的人員的主觀偏向影響實驗的結果,通常雙盲試驗得出的結果會更為嚴謹。在雙盲試驗中,受試驗的對象及研究人員並不知道哪些對象屬於對照組,哪些屬於實驗組。只有在所有資料都收集及分析過之後,研究人員才會知道實驗對象所屬組別,即解盲(unblind)。」—— 維基百科

  6. 非黑即白(假兩難)
    將複雜問題簡化為僅有兩種對立選項。
    示例:「不買國產貨就是不愛國!」
    注意:現實生活中很少會遇到像選擇題一樣只有幾個選項的時刻,警惕複雜問題簡單化。

  7. 循環論證
    論點與論據互為因果,形成閉環。
    示例:「《聖經》是真的,因為《聖經》裡說它是神的啟示。」
    注意:這個錯誤一般只有傻瓜才會犯,出現請直接拉黑。

  8. 訴諸無知
    因無法證明某事物不存在,便認定其存在(反之亦然)。
    示例:「沒有證據證明外星人不存在,所以外星人一定存在。」
    注意:用這個邏輯反駁他,比如上面這個例子,直接回答「沒有證據證明外星人存在,所以外星人一定不存在。」嗯,不是為了論證,只是為了讓對方腦袋宕機,如果對方說,你這個邏輯是錯誤的。恭喜你,你把一名猿猴演化到了人類。

  9. 人身攻擊
    攻擊對方的人格或背景,而非論點本身。
    示例:「你學歷低,沒資格討論這個問題。」
    注意:和人身攻擊的物種,沒啥好說的,罵回去拉黑即可。

  10. 以偏概全
    基於有限樣本得出普遍結論。
    示例:「我認識的三個醫生都收紅包,所以所有醫生都腐敗。」
    注意:出結論前,請確認樣本量是否夠大,小樣本得出的結論可信度很低。

  11. 轉移話題(紅鯡魚)
    引入無關議題分散注意力。
    示例:「你說政府腐敗?可其他國家的腐敗更嚴重!」
    注意:轉移話題與稻草人謬誤的區別在於,前者從一個話題變為了兩個話題,強行插入了第三者,而後者則是同一個話題裡,故意曲解一方的論點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簡單地說就是有沒有比較,出現比較就是轉移話題,沒有就是稻草人。處理方法和稻草人也一樣,確保雙方討論的是同一件事。

  12. 合成謬誤 / 分割謬誤
    錯誤認為整體與部分屬性必然相同。
    示例:「這支球隊每個球員都很優秀,所以球隊一定贏比賽。」
    注意:特別是針對自己崇拜的人身上,很容易犯這種錯誤,人不可能沒有缺點,在這複雜世界,也不會有一個完美的慈父存在。如果有,說明你被騙了。同樣,惡人也可能會有些善意的舉動,我們只需就事論事即可。

  13. 肯定後件
    錯誤邏輯結構:若 A 則 B,現 B 成立,故 A 成立。
    示例:「如果下雨,地會濕;現在地濕了,所以下過雨。」(忽略其他導致地濕的原因)
    注意:只要上過完整高中數學,學過充要條件相關的知識,就知道只有逆否命題才和原命題等價。

以上就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邏輯錯誤。多個邏輯謬誤可以同時出現在一段話中,我們要甄別出話語中存在的邏輯問題,再審慎觀看這段話。

願邏輯與你同在。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