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andrewji8

Being towards death

Heed not to the tree-rustling and leaf-lashing rain, Why not stroll along, whistle and sing under its rein. Lighter and better suited than horses are straw sandals and a bamboo staff, Who's afraid? A palm-leaf plaited cape provides enough to misty weather in life sustain. A thorny spring breeze sobers up the spirit, I feel a slight chill, The setting sun over the mountain offers greetings still. Looking back over the bleak passage survived, The return in time Shall not be affected by windswept rain or shine.
telegram
twitter
github

底層的鬥爭:為何弱者之間常常互相傷害?

老舍的《茶館》,之所以被奉為現實主義的偉大作品,就是因為太現實。比如常四爺和二德子的名場面,常四爺說:要抖威風、跟洋人幹去!二德子卻說:我碰不了洋人、還碰不了你?

image

魯迅在《狂人日記》中寫道: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竖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吃人’!在《茶館》中,這種 “吃人” 的邏輯,在底層社會不斷上演 —— 不是強者吞噬弱者,而是弱者相互啃食。而且越是無能之人,就越喜歡欺負弱小。正如魯迅所說:底層的人們會互相傷害,他們是羊,同時也是兇獸;遇見比他更兇的兇獸時便現羊樣,遇見比他更弱的羊時便現兇獸樣。這是人性之惡,也是底層互害。

為什麼會這樣?#

首先是經濟困境。在《茶館》中,底層人享有的資源很少。比如茶館老闆王利發常說:“改良改良,越改越涼,冰涼!” 王利發精明強幹、努力經營,都無法擺脫日益沉重的生活壓力,何況其他普通人。當生存資源極度匱乏時,人性之惡就會被激發出來,底層互害就會成為生存的必然選擇。什麼合法非法,什麼道義不義,在他們眼裡沒什麼差別。在《茶館》中,人販子劉麻子不但沒有對康順子父女表現出絲毫的憐憫,反而趁火打劫,他連哄帶騙地買了 15 歲的康順子,找主顧要了 200 兩,卻只分給康順子父親 10 兩。

其次是心理異化。在金字塔型的社會模式中,底層人的尊嚴很容易被踐踏。生存的艱難,尊嚴的缺失,長此以往,恐懼與麻木就主導了底層人的群體心理,他們無法將不滿發洩到高階層的人身上,就只能發洩在更底層的人身上,從而陷入相互傷害的惡性循環。當底層人有了一丁點兒的權力,就會變本加厲的欺負更底層的人。因為他清楚的知道,同為底層人無權無勢,所以更肆無忌憚。而且他們尤通狗性,在強者面前,俯首帖耳、搖尾乞憐;在弱者面前,齜牙咧嘴、兇相畢露。趨炎附勢、欺軟怕硬,這便是典型的底層之惡、平庸之惡。比如《茶館》中的二德子,見到洋人和官兵,要麼嚇得遠遠的,要麼畢恭畢敬地行禮。可是遇到歇腳的車夫、討飯的乞丐,他又面露兇相。

最後是社會重壓。《茶館》中的社會,權力主導一切,底層民眾為了獲取狹窄的生存空間,不得不依附於各種權力體系,不得不主動或被動的充當壓迫同類的工具。所以底層互害,並不是底層喜歡互害,而是只有互害才能活下來。比如法家設計的利出一孔,所有的資源掌握在權力手中,要想活下去,就要打敗一切競爭者。就像常四爺的呼喊:我愛咱們的國呀,可是誰愛我呢。這就相當於一群狗,主人壟斷了所有的骨頭,會時不時的朝狗群裡扔一根,只有最兇殘、最有心計、最有運氣的狗,才能成為這根骨頭的主人,如果他們不互害,就搶不到這根讓他們活下來的骨頭。

更為可悲的是,很多底層民眾不僅認可了壓迫邏輯,還主動維護壓迫體系。比如《茶館》中松二爺,雖然善良,卻只關心自己的鳥籠。這種對壓迫的默許和對現實的逃避,實際上是對壓迫體系的變相維護,也變相助長了底層互害。在這樣的互害模式下,民眾徹底地變成了原子化,永遠無法形成合力,只能沉溺於失去思考能力後的底層互害,對一個顛倒的世界深信不疑。

這樣的底層互害,誰是受益者顯而易見。胡適說:人性最大的惡就是恨人有、笑人無,嫌你窮、怕你富。人与人的第一次見面,先要打量對方的身份和身價,然後再選擇是給對方跪著,還是讓對方給自己跪著。人性最大的惡,就是在自己最小的權力範圍內,最大限度地為難別人。

其實,生在底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這種底層互害的弱者思維。他們會在反復拉扯中,慢慢耗尽氣力,最終誰也逃不出底層的泥淖。因為他們做奴隸做慣了,在他們的眼中,要麼讓別人做自己的奴隸,要麼自己做別人的奴隸,就從沒想過做一個正常的人。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